5月17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第十八届农业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孙法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刘现武副院长主持发布会。杨振海指出,中国农科院深入推进“举院抓大事”,紧紧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生态种养等关键领域,构建了贯通基础理...
四月的普安县新店镇波汆村,连绵的烟田里,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毛细血管”般在垄间蜿蜒延伸。烟农们正抢抓农时铺设管道、调试设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烟叶生产技术员与农户并肩忙碌的身影。“往年春旱让人心焦,今年有了滴灌‘及时雨’,移栽保苗心里踏实多了!”波汆村烟农王方伦看着水流顺着滴灌带精准渗入土壤,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从“挑水保苗”到“精准滴灌”普安县地处喀斯特山区,十年九旱,尤以春季为甚。每年4月...
截至目前,淄博市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成数量及面积占比均居全省第一位。沂源县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临淄、桓台、高青3个粮食主产区建成绿色食品小麦、玉米基地。3月11日,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孙鸿彬在全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作会上,以“‘五个坚持’赋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淄博市高度重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
2024年,镇原县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要求,结合“调区域、调结构、调作物”和“成片区、提规模、不断档”原则,围绕“四塬一片带”粮食规划布局,在屯字、上肖、太平、孟坝、平泉5个乡镇建成冬小麦集中连片示范种植基地5处,主要以陇鉴110为主导品种,示范种植面积4000亩。基地以宽幅匀播、精量半精量播种、绿色防控为主推核心技术,采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方式,按照“统一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
缤纷的种子、颜色鲜艳的蔬菜、飘香的牛奶咖啡、各式智能设备……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绿色农业链展区,从田园到餐桌,向全世界集中展示绿色农业各链条、各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将一颗小小的电子胶囊投入牛口中并让其滞留在胃里,养殖者就能实时掌握每头牲畜的体内温度、饮水率、pH值、采食、反刍、躺卧等数据。“在传统养殖过程中,如果牲畜患病要等它表现出外在症状才能发现,容易发生大规模传染造...
2015年至2022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绿色转型。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15年至2022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农业...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农业资源集约高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咸阳市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吉林大地上,最古老的产业——农业正在逐绿而行,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则成为了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无人农场”的春种、秋收均由无人驾驶农机完成,农民无须再走进田间地头。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给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实现了让黑土地产粮更高的目标。“无人驾驶农机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行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质量变革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绿色农业作为质量兴农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引领生态振兴、产业兴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一脉相承。我省绿色农业发展...